“升職”是大多數職場的朋友們都一直期盼的。在實習單位,希望自己能成為實習小組的“頭頭”;剛剛畢業進入職場,想在短期內就能證明自己的能力,在2-3年內就能晉升主管或經理;作為一個職場老鳥,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,晉升到更高級別的管理崗位,等等。除了加薪之外,升職無疑是職業能力的最佳證明。
升職,不同的職場背景、行業背景都有不同的規則和條件。但這里,我們列舉三個常規條件,看你是否具備。
一、有職務晉級的強烈愿望
有意識,才會有行動;有行動,才會有結果。如果我們想晉升,首先要有的就是渴望提升自己、管理團隊、實現更大價值的強烈意愿。你也許會問,這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嗎?其實不然。
我之前就遇到過好幾位這樣的同事,家境殷實,她只希望能夠安安穩穩、有個工作就可以,不要太累太辛苦,至于是否能升職、工資能拿多少,這類問題不是他們關心的。也有人認為,上班最終目的不就是賺錢嘛,對于他們來說,什么職位、什么環境并不重要,實際能拿到手多少錢才是最現實的。不是說這些員工不好,價值觀各異,各有各的需求,很正常。相信上司對于團隊里哪些員工有升職想法、平時表現如何,心中有數,在適當的時候,自然會把升職機會給那些有強烈意愿的員工。因為誰都知道,升職機會若給了自己不愿晉升的員工,也就是沒有晉升需求的員工,那結果對公司、對本人、對上司、對團隊都不好。
二、扎實打夯,潛心積累
我們以終為始來說升職。先看升職之后會做什么。升職,也就意味著要在更高級別的崗位上承擔更多職責,會管理或大或小的團隊,帶領團隊達成目標,同時讓團隊成員得到成長和提升。因此,在升職之前,我們就需要按照升職后的資格條件來要求自己,讓自己鍛煉、提升、積累相應的綜合能力。這個綜合能力包括了心態、思維方式、專業技能、組織協調、人際溝通、員工激勵、壓力承受、時間管理等等方面的能力。有了金剛鉆,才能攬得了瓷器活兒。
之前一位同事,做工程管理的,我看著他從專員升到經理。起初只是個新兵,他很有自知之明,明白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。所以,剛到公司,基本不提什么要求,上司給他分配的任務,他會的就努力做好,不會的就虛心向別人請教。再加上他情商較高,大家都愿意幫他。他有晉升意愿,但并不急迫和外顯,他知道自己需要補很多東西。在工作之余,他就報考了二級建造師,學習專業知識。平時一有空,就跟隨外勤員工跑工地,了解工地上的操作和人員情況。對于這樣一個有腦子、肯付出、愛學習的員工,上司自然一有機會就會想到他。所以,機會是自己創造的,而不是等來的。因此用了5年時間,他就從專員升到了經理。
三、有委以重任的關鍵事件
越是往高層晉升,這一點就越重要。因為競爭總監、副總或更高級別崗位的,往往會有多個人選,因此最好有關鍵的成功事件給自己加分。當然,前提是基本條件要符合崗位要求。舉個例子吧。之前一位同事,做HR的,從經理升總監的時候,一次關鍵事件給他加了分。那年,經濟形勢不太好,公司決定全國分公司裁員200人以上。這對資金不是很雄厚的公司的HR來說,是一個大挑戰。這位同事領了這個任務,既要為公司省成本,又不引發各地勞動爭議給公司帶來負面效應,自己經驗不足,為此向身邊多位HR朋友、老師、上級請教,做足了功課,針對不同情況,想了4套備用方案。裁員工作經歷了大約2個月,最終完成得非常圓滿。既在公司預算之內,又沒有引起一例勞動仲裁。老板對此大為贊賞。因此在升總監時,老板很順利就批準了。
所以,當遇到較為棘手的工作任務時,就是考驗我們的最佳時機,如果我們平時積累得充分,在這種時候勇于擔當,愿意挺身而出,就是很好的升職機會。
作為職業規劃師,還要提醒的是,職業發展有多條路徑,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管理晉升的路徑。根據自己的特性,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,才是明智的選擇。
想了解自己適合什么路徑吧,可以咨詢身邊的職業規劃師哦。少走彎路,才是人生中成本最低的選擇。